地区:NY 纽约
NY 纽约 更多城市
通行证 注册 | 登录
印度人的历史
[ 编辑:dengxin | 时间:2013-07-09 13:32:01 | 浏览:431次 ]
分享到:

“印度人没有历史”,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。为什么说印度人没有历史?那是因为印度历史具有如下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:第一,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,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;第二,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,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为外族征服的历史;第三,印度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四分五裂状态。

印度只有神话,没有信史。印度古代有发达的神话故事和宗教经典,但史书奇少,根本没有像中国的《史记》和西方希罗多德的《历史》那样的历史典籍。印度人喜欢讲故事,提到历史,他们喜欢说:“从前有个国王……”,至于该国王的真实姓名、籍贯、生卒年月、在位时间等基本材料,几乎全无。幸存极少的史书,几乎每一页都掺杂着大量的空想和传说,使人无法判断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故事。被认为正宗的史书有两部,一部叫《诸王世系》,一部叫《大史》,而这两部书又都极不可靠。

印度人并不能从他们的历史中获得自信,因为印度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异民族征服的历史,印度的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地接受异质文化挑战、不断地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。一次次异族的入侵带来了印度种族上的庞杂混血以及文化上的对立、冲突、交流和融合,也给印度文化带来一些新的因素。这是印度社会文化具有无比多样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历史上,雅利安人、塞种人、鲜卑人、贵霜人、土耳其人、匈奴人、蒙古人和英国人等都曾成功入侵印度,次大陆一再成为强悍民族的舞台,他们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。

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,有一支操“印欧语”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次大陆,这大概是印度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外来民族的征服。他们首先占领了印度“五河流域”(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),同当地的土著民族(据认为是达罗毗荼人)发生了激烈的冲突。结果,雅利安人征服了后者,并逐渐向东扩张,侵入到富饶的恒河平原地区。雅利安人在征服次大陆的过程中,逐渐放弃游牧方式,从事农业定居生活。他们把被征服的土著人当作奴隶,让他们从事低贱职业。这次征服可以说是一次时间最早、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的征服,它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,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、婆罗门教的起源,均与这次征服有关。

塞种人原是住在伊梨河流域的游牧民族。约在公元前160年前后,塞种人受大月氏人的驱赶,向南迁徙,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,消灭了几个希腊人王朝,建立了统治。塞种人的王朝除了北印度大部以外,向西南到达今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地区。塞种人统治了100多年,大约在纪元初衰落,印度现在沿用的传统历法(塞历),就是起源于此时。

贵霜人也曾在印度(主要是北印度)建立过统治。贵霜人原是一个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的游牧民族,我国古籍称为“大月氏”。公元前176年前后被乌孙人击败,向南迁移到今阿富汗境内,征服大夏国后进而向南、向东挺进,建立了囊括整个北印度的贵霜帝国,它同西方在经济和文化上有密切交往,是一个重要的时代,这个时代佛教文化出现繁荣。贵霜帝国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,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密切的接触和相互影响。

10世纪初,穆斯林开始进入南亚次大陆。1206年,土耳其人在北印度建立统治,史称“德里苏丹王朝”。这个王朝经历了五个时代约320年,是印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异民族建立的王朝。

公元14世纪下半叶,一支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的蒙古人势力渐大,首领叫帖木儿。这一支蒙古人虽已放弃了游牧生活,定居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,但仍保留着许多游牧民族的特征,后在中亚的萨马尔罕建立了统治,信奉伊斯兰教。他们凡决定做一件事,喜欢先念一段激励性的话:“啊!先知,请将战争之祸加诸于这些异教徒及没有信仰的人们,并严厉惩罚他们。”当时的印度多数是异教徒,基于这种信念,帖木儿王于1398年渡过印度河,长驱直入,攻占了德里,屠杀了10万之众的俘虏,摧毁了当时阿富汗人建立的王朝,将全部财富掠夺一空,并驱使众多的妇女与奴隶将这些财物搬运到萨马尔罕,还将大批工匠掠夺到萨马尔罕,帮助帖木尔王建造宫殿。在他们的足迹所及的地方,留下了杀戳、饥馑和瘟疫。

帖木儿攻占德里,主要是为了掠夺,并没有建立统治,建立统治的是他的第五代孙巴布尔,是他开创了印度历史上的莫卧尔帝国时代。

而近代以来,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,殖民统治长达180年。

印度历史不但是一部不断被异族征服、统治和压迫的历史,而且还是一部四分五裂的历史。与中国合多分少的历史相反,印度分多合少。中国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,深入民族骨髓,而印度人则对分裂习以为常,那是他们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生活。

印度的历史犹如一长河,在它的大部分时段里,都是湍急而混乱,只在少数几个时段平静而宽阔。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,这是印度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。粗略地说,印度历史统一与分裂的时间之比大体是三比七。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,无论北印度或南印度都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治实体,它们之间长期争战不已,相互吞并。印度历史上只有孔雀王朝、笈多王朝和莫卧尔王朝这三个帝国的统治超过了次大陆半数的土地,其他王朝都只能被称为地方性政权。即使是这三个大的王朝,也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次大陆,仍有诸多小王国未归在帝国的版图内。号称统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,实际上也只不过是以宗主权加在原来的统治机构之上而已。阿育王从来没有自称过“印度之王”,而只称自己为“摩揭陀王”,并把其广大的领土称作“征服之地”。

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分裂的历史传统,使次大陆上很难形成统一的、有力的民族国家,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宗教因素勉强把印度揉捏成一个国家,但它的凝聚力是如此的脆弱,使得这个国家内部严重的种族冲突、宗教冲突和地区矛盾随时可能迫使其分崩离析。印度的历史,对于当代印度人来说,完全是不堪回首。而他们的历史,并非无缘无故,是他们的民族性造就了他们的历史,而印度的民族性,实在是难以支撑当代印度精英的野心。我曾在印度工作、生活过将近一年,接触过较多的印度人,多数是他们的精英,包括广受吹捧的IT精英。根据我的体会,印度人普遍具有如下特性:第一,有手无脑,他们并没有独立的思想,严重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,他们习惯于做一个仆人,习惯于别人给他们分配任务。印度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仆人,这并不是偏见,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,即使是他们最为耀眼的软件工业,也仅仅满足于从事产业链下游的一些工作;第二,懒散,得过且过,这与中国人的勤奋努力形成鲜明对比。印度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,多数国民却一贫如洗,他们的宗教告诉他们要接受命运的安排,因此并不愿意努力奋斗以扭转命运。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是大多数印度民众的特点。他们还极端缺乏精工的传统,无法建成独立自主的现代工业体系,而这是一个大国立足世界的基础和命脉。

中国的根本矛盾是:“中国庞大人口迅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,日益高涨的民族抱负,与中国目前急剧窘迫、狭小、恶化的生存空间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。”我们必须拓展生存空间,以容纳我们的庞大人口。生存空间是一个广泛的概念,包括市场空间,但单纯的市场空间是脆弱的,极易被列强褫夺。马克思.韦伯说过,“部署一打舰只在一定时刻比掌握一打可以废止的贸易协定更有价值。”伊拉克战争结束后,俄罗斯的80亿美元债务和400亿美元合同化为乌有,中国也损失巨大。严酷的事实教育我们,领土的掌握是基础和命脉,要从根本上解决生存空间问题,就必须沿着历史的轨迹,推进到印度次大陆,那里还有可资利用的广阔空间。印度政府奉行反华策略,本质上是出于对中国人拓展生存空间努力的深刻恐惧,但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契机。

向次大陆推进,我们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和能否做到的问题,接下来的则是策略问题。坦率地说,我们有很多的牌可打:

(1)从内部鼓励、资助印度的宗教冲突、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。英国人在这方面是我们的老师,他们有着高明的“分而治之”手腕,当他们从次大陆撤退的时候,蒙巴顿勋爵抛出“印巴分治”方案,至今仍是套在印度脖子上的绞索。印度既然可以支持达赖喇嘛的藏独,我们当然能够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自身。印度可资利用的矛盾实在太多,略施小计,印度就得内乱频仍,继续增加力度,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和宗教凝聚力就可能土崩瓦解,就可能会回到历史上四分五裂的状态。一个分崩离析的次大陆,符合中国的利益。

(2)从外部施加强大的压力,东北方的缅甸和孟加拉,西北方的巴基斯坦,都是中国的亲密盟国,有中国作为坚强后盾,他们就能对印度进行有力的挤压。

(3)以印度政府的反华政策为契机,一旦天下有变,就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推进到次大陆腹地,一劳永逸地解决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问题。

我们也欣慰地看到,从“文景之治”到“汉武之世”的转变已经初露峥嵘,一系列有力措施正在推行。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,中国军队轻取印军,但后勤乏力,以至于不能继续向次大陆广阔的平原推进。但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,青藏铁路的建设,将使得向次大陆推进的后勤问题消失,印度政府对青藏铁路的极度恐慌,不难理解。只要西部大开发能够成功,一方面能够从内部改善生存空间,另一方面,也奠定了向次大陆推进的坚实基础。

展望未来,更多的是挑战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印度也是一个大国,具有一定的力量。向次大陆的推进,必须等到台湾和东南亚问题解决之后,国力渐强,才能全面展开。必须促成与法德俄的策略联合,以抵消来自美国的压力。向次大陆推进,即使不能囊括它,即使开拓生存空间的努力失败,但我们至少要使印度回到诸侯林立的状态,以消除来自西南的大患。只有西南大患解除,我们才能向北发展,面对真正的强敌,俄国。历代亡国之痛,总是来自北方的野蛮民族,匈奴,突厥,契丹,女真,蒙古和满清,如今接替他们的是俄国,无论历史还是现实,俄国都给华夏民族造成了亡国的巨大压力。但只有先解决南方问题,才能直面北方问题,没有稳固的南方,就没有胜利的北方。
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!” “一个人应当努力抓取他抓不到的东西,否则天堂的意义何在?” 鼎之轻重,似可问焉?鼎之轻重,实可问矣!

上一篇:百家争鸣
下一篇: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
发布评论
称呼:
验证码:
内容:
用户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