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上重机,帅气荒野大镖客形象,是经典的美国文化元素。不过,年轻人不买单,却成了哈雷(Harley-Davidson)的最大烦恼。卖电动重机,能让哈雷不再老化吗?
传统车商求转型,1903年成立的美国品牌哈雷•戴维森(Harley-Davidson, Inc.)宣布,今年第四季将正式启用矽谷研发中心,负责开发未来的电动化产品线,包含2019年推出的首款电动重机「LiveWire」,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商品,拉拢年轻顾客。
哈雷执行长麦特•雷瓦帝克(Matt Levatich)在周三(6日)发布的新闻稿表示,这项投资是为了表达哈雷的决心,宣示其电动化的承诺不变。哈雷电动车将陆续推出五款商品,有机会从重机跨足脚踏车市场。
造车历史超过115年,甚至带动美国重机文化出现,这间以经典形象自豪的品牌,为什么大张旗鼓进军电动车战场?
电动化、年轻化、亚洲化
今年7月,哈雷先提出一项「More Roads to Harley-Davidson」计划,大谈电动化目标,并提出六点观察,希望在2022年之前让公司转骨。
哈雷认为,科技发展、消费者接受度和政府的法规调整,都让电动车的发展不断前进。像是中国设下年度目标,希望在2020年时,每年有2百万电动车上路;美国和德国民调,有接近三到四成的消费者,会优先选择购买电动车;印度和德国将在2030年禁止燃油车销售,台湾、法国则是2040年全面禁止。
而他们针对自家消费者的调查,也同样对电动车充满好感。民调显示,45% 旗下用户有意愿购买哈雷电动重机。
「骑过哈雷,就知道哪里不一样。」车主口碑行销和门市体验,创造了哈雷至今的辉煌历史,不过他们发现,在美国市场的消费者,似乎对骑车逐渐无感。2001年,在超过18岁的美国人口中,有2%的人拥有一台能骑上公路的重机;2008年,数字攀向高峰3%后,却一路下滑,去年剩下2.5%左右。
哈雷大胆预估,在2016到2022年之间,会有42%的订单来自线上网路,57%订单来自数位通路,「只有1%的销售和线下销售有关。」
未来,哈雷不但要拥抱网路行销,也期待能在美国之外有所进展。除了重点市场中国,他们更想要「小规模」前进亚洲市场,首要目标是印度。哈雷会在2年内贩售介于250-500cc的电动重机,视机会落地其他区域。
营业表现不佳,危机当转机
2014年以来,哈雷的营收持续下滑,从62.2亿美元跌至去年的56.4亿;净利同样缩水,从8.4亿美元减少成5.2亿。投资人失去信心,连累哈雷股价,从今年初高点55美元,到9月6日为止,仅在45美元左右徘徊。
经典品牌形象,是哈雷的最大武器,但来到亚洲市场就不见得管用。中、日、台都有比他们更早加入电动车战局的业者,甚至BMW和Honda也有自己的电动重机战略。
「这是哈雷史上最让人振奋的一刻!」雷瓦帝克要靠电动车,替老厂牌再创高峰,恐怕还有很多挑战,需要面对。
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5月22日报道,全美商业经济协会(NABE)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,美国通胀将在2023年..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