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以来,全美各地的气温频创新高,超过1亿人处于热浪警告地区;但科学家警告,美国夏季夜间气温上升的速度其实比白天更快,对人体有致命风险,其中老人、儿童与病患的风险最大,农业、建筑与其他户外行业从业人员的风险也名列前茅。
“纽约时报”报导,自从1895年美国有气温纪录以来,夏季白天高温在每个世纪增加华氏0.7度,但同期夏季夜间低温增加1.4度。
这个现象与气候变迁的模式一致,并可能持续下去,原因在于人类活动持续排放温室气体。
通常美国一年死于热浪的人数,比死于水灾、龙卷风与飓风等其他天然灾害的人数还多。
旧金山州立大学环境流行病学教授库欣(Lara Cushing)指出,夏天晚上太热或许感觉不像白天高温如此令人难受,但“白天高温加上晚上高温,这个组合可能非常致命,因为身体没有机会在晚上降温”。
如此一来,像加州中部这些通常气温较凉的地方,受到夜间气温上升的风险更大,因为这些地方居民的身体比较不适应高温。
库欣说:“旧金山气温达到华氏105度的影响,可能大于休士顿达到105度的影响,因为在休士顿大家都有空调,也比较习惯应付高温。”
报导指出,若以城市来说,在洛杉矶这类地方,受到绿地、海拔高度、盛行风向与距离海洋远近等多重因素影响,亚裔、非洲裔与拉丁裔居民,都可能比白人住在气温更高的地区。
举例来说,缺乏绿地可能加重都市热岛效应,因为绿地有助吸热,而热岛效应可能使气温最多高出22度。
即使空调也非万灵丹,还会衍生三大问题:第一,冷气机会排出热气,反而加重热岛效应;第二,冷气机使用愈多就愈需要电力,进而增加发电用化石燃料的需求量,使得气候变迁更严重;第三,用电量上升加重了电网负荷,使得变压器或电网故障的机会更大。
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5月22日报道,全美商业经济协会(NABE)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,美国通胀将在2023年..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